燃料乙醇迎发展机遇 农业供给侧多措并举去玉米库存
  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整个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,而玉米又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。

  在国内玉米临储库存处于历史峰位的2016年,中国启动了玉米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同时,也多措并举来推动玉米的去库存。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,“加快消化玉米等库存”夹在文件的字里行间。玉米去库存的大幕正慢慢拉开。

  如何评价始于去年的政府所采取的玉米去库存战略,这一战略的执行效果如何,以及去库存所带来的行业机遇有哪些?日前,上海汇易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、首席咨询师李强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,当前整个农产品领域改革更加清晰了,而且思想认识上明显进步了,方向找准了,步骤措施也是可行的。只是相较于行业内的期望,政策的变化来的并不是特别及时。

  多措并举去库存

  当前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。2016年尽管自然灾害较严重,但我国粮食流通运行平稳健康, 全年各类粮食企业共收购粮食9200亿斤。

  在2017年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,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徐鸣提到,粮食的库存大部分集中在政府手中,占到85%以上,其中中央事权的粮食又占88%,财政负担重、资源浪费大。
 
  库存的高企根源在于玉米临储收购政策。因此,执行玉米去库存战略的关键也在于不能再像过去那样“敞开收购”了。

  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,“按照市场定价、价补分离的原则,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,在使玉米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同时,综合考虑农民合理收益、财政承受能力、产业链协调发展等因素,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。”这意味着,在2016年秋季,连续执行八年的玉米临储收购政策不复存在。

  东北玉米市场化收购政策执行以来,粮价大幅下降 ,较去年同期平均低400-500元/吨,目前南方港口现货价格已经低于进口玉米成本100元/吨左右。同时,东北继续辅之规模玉米深加工企业100-300元/吨不等的加工补贴,整个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,年玉米加工量上升可达1000万吨左右。

  跟这一政策配套的是,玉米种植结构的调整。2016年是实行镰刀弯计划的第一年,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和籽粒玉米产量均大幅下调。根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、办公室主任唐仁健在国务院新闻办提供的数据显示,较上一年籽粒玉米调减面积3000万亩左右。而籽粒玉米的产量,根据业内的统计口径,较上年下降3000万吨。

  此外,政府还制定了《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》、《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》引导农户调整玉米种植面积,粮改饲、粮改豆、休耕等政府均予以150-1500元/亩不等的补贴。同时,农业部表示,2017年将继续调减“镰刀弯”等非优势产区玉米面积1000万亩,累计调减总量争取达到4000万亩(2020年目标调减5000万亩以上),深入开展粮改饲、粮改豆补贴试点,扩大玉米大豆轮作试点,扩大青贮玉米、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。

  玉米去库存战略的重要环节还包括限制进口。2015年因托市收储,国内玉米价格高企,导致没有进口配额限制的大麦、高粱、DDGS(酒糟蛋白饲料)大量涌入国内市场,用于替代玉米。为此,自2015年9月1日开始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将高粱、大麦、木薯和DDGS纳入进口许可管理。

  就DDGS而言,自2016年1月12日发起的“双反”调查终于在2016年9月下旬和2017年1月12日相继完成了初裁和终裁,最终我国进口DDGS关税高达90%,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进口,为我国玉米去库存腾出空间。此外,2016年9月1日起,玉米淀粉、酒精等玉米深加工产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恢复至13%;2017年我国又将增速迅猛的改性乙醇进口关税由5%恢复至30%,未改性乙醇维持在40%。

  业内预计,在诸多努力之下,2016/17年国内谷物进口量有望进一步下降。

  此外,一号文件中也提到,深入开展农产品反走私综合治理,实施专项打击行动。

  据据行业内的研究机构上海汇易咨询有限公司的测算,我国每年“进口+走私”的肉品1000万吨,以料肉比5:1计算,中国每年变相进口全价料5000万吨,约合3000万吨玉米。若继续打击走私,减少20%走私量,相当于变相减少玉米进口600万吨。

  燃料乙醇的布局

  对于一号文件中提到的“加快消化玉米等库存”,李强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,“加快”体现了政策的着力点。如何“加快”呢?政府将会通过大力发展燃料乙醇来推动去库存。未来2~3年是燃料乙醇快速发展或扩展的阶段,也是一个战略布局产业的大好时机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我国对生物燃料乙醇产业的规划目标是十分明确的。

  2016年10月,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的《生物质能源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提到:控制总量发展粮食燃料乙醇。统筹粮食安全、食品安全和能源安全,以霉变玉米、毒素超标小麦、“镉大米”等为原料,在“问题粮食”集中区,适度扩大粮食燃料乙醇生产规模。

  截至2015年,燃料乙醇年产量约210万吨。不过,燃料乙醇的政府规划发展口径也已经由过去的“适度发展”悄然变化为“适度扩大”。今年1月,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徐鸣接受新华社专访也称,要“配合做好扩大燃料乙醇产量和使用区域工作,要深入研究探索消化玉米库存新门路。加大力度支持玉米加工转化。”

  李强分析称,当前国内玉米每年产量是2亿吨,消费会达到1.5亿吨,意味着每年会富余5000万吨。如果到2020年5000万亩的玉米种植面积调减目标实现了,相当于减少了3000万吨,这意味着每年的富余量为2000万吨。我国汽油表观消费量为1.15亿吨,而燃料乙醇的产量仅为汽油消耗量的2%左右,不过美国的比例为15%-20%。如果添加比例能够提高到10%,则燃料乙醇产量需要达到1000多万吨,消耗玉米3000多万吨;若提高到跟美国相当的水平,我国市场将需要消耗玉米4000~5000万吨。

  李强说,这样核算下来,将来玉米会处于紧平衡状态,甚至反而需要进口。不过,如果将来转基因玉米实现了产业化,又将带来新的10%-15%的产量增幅。对此,他认为,即便将来玉米多进口500万吨~1000万吨,也不会产生多大影响。而且后期发生的批量进口美国玉米,也有利于改善中美关系。此外,尽管WTO规则下,玉米每年的进口配额为720万吨,但是如果需要的话,政府可以选择多进口,只要在配额上给予主动开放即可。

  李强还提到,推进燃料乙醇将具有省外汇、降库存、稳定农民收入、减少补贴、增加税收等诸多益处。而且,如果实现前述1000万吨燃料乙醇的规模的话,中国每年将会减少相当的石油进口,预计每年将会省下150亿~200亿美元的外汇。